第11章
“蜚南是皇帝心腹之事,王志在朝已久纵然有经验,但毕竟少不了盘根错节的官宦场面。”
李诏很意外沈玉茹居然直接说了出来。
“臣妾入宫前便曾听闻当今状元郎殿试时所做的震惊四座的万字长篇,想来是个难得的人才,若多加培养更是皇上左膀右臂。”
科举盛行多年,筛上来的多是凡夫俗子没什么身份的读书人,确实是极好的人选。
李诏解了心中龃龉,眉头舒展又拉着沈玉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。
隔日圣旨颁下,王志和裴玄青一同前去蜚南。
王志与沈家沾亲带故,沈家不好再提出异议。
6
三月三踏春祈福,太妃特地唤了沈玉茹和她一同出宫。
山寺清幽僻静,太妃跟着寺院的师傅去了别处,沈玉茹借口推辞,漫步去了后山。
背光的山坡阴冷,停步细辨一会儿还能听见不知何处的流水潺潺。
“娘娘,许久未见,可曾安好?”
一人悄无声息出现在沈玉茹身后。
正是裴玄青。
“大人即将南下还特地来此见我,多有劳烦。”
裴玄青又往前踏了一步,二人身影彻底被影影绰绰的灌丛藏住。
“阿茹,这里无人,你不必和我说这个。”
沈玉茹笑容清浅,她看着裴玄青,目光从眉间落到唇角,又对上那双眼睛。
“阿青。”
裴玄青的名字,是沈玉茹的母亲为他择取的。
沈母捡到裴玄青那年,沈玉茹才五岁。
那时候西南诸多郡县多有战乱,裴玄青或许是流亡来的孩子。
他大病一场失了记忆,连自己姓氏名谁都不知道,沈母见他可怜便想着收留下来。
可沈家怎么会无缘无故收留一个不知何处来的野孩子。
无奈之下,沈母将裴玄青送去了京中的慈幼堂,每半月便去看他一次。
沈母常拉着沈玉茹的手说玄青是你的哥哥,那时沈玉茹对裴玄青满是敌意,觉得他是要抢走自己的母亲,撅着嘴看都不想看裴玄青一眼。
沈母也不强求,后来便自己一个人去,沈玉茹有时候会悄悄跟在她身后,自以为没人发现在墙根处朝着裴玄青的方向探头探脑。
后来沈母走了,沈玉茹再也没去过哪里。
她没想过裴玄青胆子如此之大竟然找来了。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半字书香》回复书号【20076】